在规划和建筑设计范畴内,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环境,在城市环境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和绿地,这是现代举世瞩目的问题。90
年代以前,在我国的大小城市中,作为市民活动的重要空间几乎都是动态的线性空间——街道。在其中的主要活动就只能是购物。过去因收入低和商品匮乏,一般都遵循“货比三家不吃亏”的原则,几家一跑,中途无法停顿和休息,往往弄得疲惫不堪。这种活动,除了满足物质生活的要求外,对精神生活补益甚微。
在京沪线上的南京,我度过了近50个春秋,常有机会出差北京、上海,因此也目睹了两大城市的发展变化。五十年代的北京城区,基本上就在几个城门的范围内,城内没有什么高楼大厦,车辆不多,交通也比较简便。八十年代以来,经济建设发展迅速,高楼大厦激增,城区扩大了十几倍。随之而来的是交通问题日趋严重。作为国际特大都会之一的北京,地铁目前只有呈Q形的一条环线和一条直线,快速车道虽然已有一、二、三环,但仍解决不了市中心的堵车问题。上一趟王府井,事先得做好思想准备,并得养精蓄锐,有时仅为了几分钟能办好的事,也得赔上半天时间,并且还得不到休息的机会,没有一处可坐下来调息。北京的城市景观虽然尚称壮丽,但只能动态观景,对步行者来说,人们在疲惫之余,再好的景观在印象中也会大打折扣。北京市的街道上,绿化较好的是立交桥旁的植被,但这也仅供观赏。北京的草地极为珍贵,受到特殊的保护,只可观赏而不可践踏,人们享受不到躺卧草地静观碧天行云飞鸟的乐趣。草种一直未见改良,无固定的灌浇设施,草地难以存活,多少空地和院落只留下一片黄土地。在维护管理的体制上也存在缺陷,过去采取“自扫门前雪”的办法,分区或分单位包干,一直未见成效。再大的单位,即使拥有绿化队伍,在技术和技术手段上也不一定精湛和科学。国外在社会上有专业绿化公司,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养护管理,一般室内的盆栽植物,也由其定期地检查与养护,始终保持花叶繁茂。
上海是人口稠密的特大城市,不论大街小巷白天黑夜到处都是人,在繁华的地段更是摩肩接踵,在漫长的线性街道上,也很少有供人调息活动的空间。上海外滩可说是一处令人舒畅的地方,大约在八十年代初,晚上我几次路过外滩,见到临江护栏旁像候鸟群似的栖息满对对情侣,迟到者还挤插不进,每对情侣都无视他人的存在,合二而一地倾吐衷肠,有的甚至有连行人也羞于见到的亲昵动作。这种奇景在世界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。恋爱本属私密性行为,谁愿意暴露于大庭广众!令人同情的是他们实在没有容身的空间。新中国建国以前,香港的繁荣远远不及上海,后来当香港的经济腾飞之际,上海却几乎沉睡了近40年,八十年代以后,对上海的政策宽松了,经济发展一日千里,规划建设出现可喜的局面。在旧城的改拆建中,开始设置绿地和公共活动用地,它的新区,特别是浦东区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,它的前景将是弹丸之地的香港所不能企及的。
钟训正,1929年8月生,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,现为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、中国工程院院士,他主持设计的太湖饭店新楼、三亚金陵度假村、兰州甘肃画院等曾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、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、二等奖。